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简介
1、学院概况: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前身为化学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喀斯特湿地生态研究中心,2017年5月经学科重组后成立。现有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资源环境科学3个本科专业,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点,“生态学”学术型学位点, “环境工程”省级一流专业。截至2024年9月,在校学生人数1309名,其中硕士生150名,本科生1159名。
2、师资队伍:教职工63名。其中,正高12名,副教授(高级实验师)41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硕士10人;硕士生导师40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教育系统工作表现突出个人1人,省创新型“千”层次人才7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16名。
3、平台建设:学院现有贵州省发改委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民委“喀斯特环境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教育厅喀斯特湿地生态监测研究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高等学校塑料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以及校级科研机构有“喀斯特湿地生态研究中心”、“饮用水安全研究中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研究中心”,院级研究中心5个。现有实验室面积约4000m2,仪器设备2000余万元,主要有大型仪器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实验室、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化学实验室、环境生态工程综合实验室等。
4、教学科研: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省部级项目80余项,总经费达2500多万元;发表SCI、EI论文1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教材3部,著作10余部。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余项,省级项目30余项,并获得20余项教学竞赛奖与教改项目。
5、人才培养:学院党委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近五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5%以上,荣获毕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积极探索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总目标,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6、学院定位: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贵州“乡村振兴”、“大生态”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引进与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实验室与平台建设,促进交流合作与社会服务,努力创建高水平的创新型学院。
一审一校:张奇
二审二校:朱四喜
三审三校: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