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概况
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是2017年5月学校学科重组后成立的,现有3个本科专业(环境工程、生态工程、资源环境科学)、“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点、贵州省发改委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教育厅喀斯特湿地生态监测研究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校级研究机构(“喀斯特湿地生态研究中心”、“饮用水安全研究中心”)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为贵州省级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为省级一流专业,。
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3人,硕士9人,另有3人为读博士。大部分教师毕业于国内外著名高校与科研院所(如美国托莱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地球化学所等);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帅13名,并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贵州省创新型“千”层次人才6人。此外,学院聘请30多位国内外多所重点大学的知名教授、企业高管为兼职或客座教授和校外硕士生导师。
现有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资源环境科学3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有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室面积约4000m2,仪器设备约1200万元,主要有大型仪器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实验室、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化学实验室、生态工程综合实验室等。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学院围绕贵州“大生态”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引进与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验室建设与交流合作,落实行政管理和教师岗位责任制,创新学院管理服务模式,努力创建为高水平的创新型学院。
二、内涵建设业绩
(一)学科建设
1.完善的学科体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2015年);“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2015年);“环境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2019年);计划于2020年8月申报学术型硕士点“生态学”;作为贵州省教育厅“民族历史文化与社会治理学科群”的重要支撑学科,并设立“民族村寨生态环境治理方向”;形成“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资源与环境”等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2.良好的学科平台
(1)“贵州省教育厅喀斯特湿地生态监测研究特色重点实验室”2012年11月经贵州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以此为基础上于2013年11月成立贵州民族大学喀斯特湿地生态研究中心,并依托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而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
(2)贵州民族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中心:于2014年5月获批成立,一期投入100万元。中心主任为王志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给水处理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与降解规律,贵州喀斯特地区天然湖泊、湖库富营养化形成机理分析,贵州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保障。
(3)贵州省发改委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于2020年9月获批。结合贵州省地区特点,“工程研究中心”以贵州省工程地质灾害为研究背景,致力于:①复杂岩体结构与工程地质灾害机理研究;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发;③灾后地质环境演变及保护技术研发。
(4)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喀斯特环境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已于2020年8月上报国家民委):主要以喀斯特地区为研究对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喀斯特环境地质灾害机理、监测预警、防治技术等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形成特色和优势,推动我校“资源与环境”学科建设发展,为喀斯特地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5)2019年度校平台建设项目“贵州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研究中心”:旨在创建以贵州山区乡村为典型对象的环境整治研究团队与平台,以此开发农村环境水、固废及大气等污染源的防治、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并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研发、系统集成、技术配套及工程化,最终使“工程中心”成为成果转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教育服务中心,为全面推动贵州农村环境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3.现有校级学科团队、方向
第十批校级学科团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学科团队(负责人朱四喜);环境系统模拟与评价学术团队(负责人杨东方);环境地球化学与资源化学术团队(负责人杨成);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团队(负责人黄承玲);水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学术团队(负责人王志康);环境微生物学学术团队(负责人陶刚,培育)。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年轻、学历高、干劲足
专职行政人员7人,专任教师46人(含2名实验教师);平均年龄约35岁,师生比为1:11。专任教师中正高7人,副高3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3人(占比93.5%),在读博士3人。2018年引进优秀博士8人,2019年10人,2020年4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朱四喜),全省教育系统工作表现突出个人1人(朱四喜),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陶刚),贵州省“千”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6人(王志康、王艺、郭云、王雅洁、刁春燕、刘涛泽);硕士生导师26人;校级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4人,教学骨干2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13人(其中王志康、陶秀珍、苏印在国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2.队伍建设效果显著
2017年-2019年,晋升教授2名(黄承玲、刁春燕),引进教授(任永权)、研究员(陶刚)各1名,晋升副教授6人,均为按期评聘。2020年,申报教授2名(王志康、彭艳),副教授7名,三级研究员1名(陶刚),均为按期申报。
(三)教学科研
1.教学工作
(1)专业简介
①环境工程:2018年设立(原来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年获批贵州省一流专业,特色方向有水处理、环境污染控制。拟在未来三年内,申请开展专业评估工作。②环境生态工程:2012年设立,依托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在校企协同育人,CDIO教学模式改革,形成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③资源环境科学:2020年设立,逐步形成专业特色,为贵州资源环境保护培养专门人才。
(2)贯彻以本为本的教学理念,强化教学组织建设。
学院设有3个系,即生态工程系、环境工程系、资源环境系,系主任分别为苏春花、范百龄、任永权;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负责人为朱四喜教授、环境工程专业负责人为杨成教授、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负责人为任永权教授。另有教学秘书2人。
(3)教学业绩
近3年获得校级教学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8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项目5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项,省级25项,6位教师入选贵州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教育导师。与27家行(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践与产学研基地。
2.科研工作
(1)科研项目多,成果丰硕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6项(含陶刚研究员从外单位转到学校的一项),2018年立项4项。2019年到账科研总经费为368万元,2018年340万元;2019年发表SCI、EI论文28篇,著作6部,2018年25篇,著作8部。
(2)2020年科研进展
截止2020年11月,到账经费422.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经费40万元;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立项8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7项,合计100万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60万元),贵州省教育厅项目4项(20万元),横向项目202.8万元,总计422.8万元。已发表10余篇SCI(以一、二区论文为主)及EI论文(其中,刘静3篇;孙彩丽1篇,王志康2篇;倪茂飞1篇,袁远爽1篇,苏印1篇,王雅洁1篇,杨镇2篇)。
(3)科研工作举措得力
①成立科研工作组(院长、院长助理、科研秘书等);
②邀请专家开展国家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申报指导的专题讲座;
③制定各类项目申报的工作时间进度表并监督执行;
④行政例会强调国家基金及各类科研项目申报、成果发表工作;
⑤多次邀请专家指导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申报书的撰写;
⑥要求各位申报老师联系博导、小同行,并请他们进行指导修改;
⑦通过校企合作,多方努力争取横向项目等;
⑧成立5个科研团队(对应1个学科团队、4个学术团队),分配与调整科研实验室,给每位老师提供实验台、仪器设备及办公条件。
(四)实验平台
建立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实验中心,设立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实验室、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验室等,并把学院实验室分为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为教学科研服务。
(五)研究生管理
研究生管理严格规范,培养要求高,质量提升快。2018年环境工程专业合格评估得到国家学位办、教育部专家一致认可。
每位硕士生在读期间必须达到以下5点要求:
①至少发表一篇中文核心期刊以上的论文(第一单位为贵州民族大学,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论文、SCI期刊论文、EI期刊论文);
②以发明人学生一作或导师一作、学生二作的顺序授权一项专利(专利权人为贵州民族大学);
③必须取得一个行企业的工程师培训证书;
④需要在行企业或单位实习一年以上,实习的行企业或单位需得到学院考察同意方可安排,并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⑤硕士毕业论文必须是和环境工程相关的应用型研究、技改报告等。
(六)工作业绩取得的原因主要有:
① 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② 学校领导的关心与职能部门的指导;
③ 学院党政班子的团结与合作,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④ 学校的绩效分配制度的激励,以及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社会服务、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与实施;
⑤ 教师结构在年龄、职称、年龄与学缘等趋于合理,以及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博士教师们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孜孜不倦的奋斗;
⑥ 学院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教风、院风,与人人想干事创业的氛围。
相信在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后的新一轮改革中,生态环境工程学院会取得新的成绩,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下一步内涵建设重点任务
根据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的会议精神,践行“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学科谋篇、注重创新驱动、强化治理保障”总体工作思路,重点布局“135”计划,加强学院发展的顶层设计,做好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努力走出一条特色的学院发展之路。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未来五年的内涵建设重点任务具体如下:
1、坚持立德树人,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铸牢理想信念。
坚持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院成立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小组,负责全院师生课程思政教育的领导与监督。同时,结合生态学院承担的全校通识课《贵州生态文明教育》,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师生理想信念。
2、坚持学科立院,做好学科发展规划。
坚持学科立院,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做好学科建设规划与定位。未来3-5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争取进入全国高校学科评估行列,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进入贵州省一流专业行列;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在贵州省大学同类学院中综合排名保持在前三,在全国同类学院中有一定影响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科研总经费与成果保持在全校前三,为我校一流学科建设与民族历史文化与社会治理学科群建设贡献力量,充分发挥“塔基学科”支撑作用。
3、坚持人才兴院,实施人才梯队“五项计划”,建强人才队伍。
必须将人才作为学院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人才兴院,成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小组,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开展高层次人才、双师型教师引进、培养工作,具体有以下举措:
(1)制定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计划,力争未来3年内引进国内外著名学者人1-2人。
(2)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鼓励年轻教师到行(企)业兼职;加强“老带新”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从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支持。
(3)鼓励教师通过国内外进修、学术访问、学术会议等形式,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掌握学科前沿。
(4)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教学科研指导与交流,积极探索建立国内外教学科研的合作机制。
(5)加强兼职或客座教授引进工作,通过客座教授的教学科研经验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学院教学科研水平。
4、加强学院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建设,提升治理能力与治理效能。
落实学院行政人员和教师岗位责任制,成立学院制度修订工作小组,负责完善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与奖励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账务与资产管理制度、研究生管理制度、人事管理与职称评聘制度、绩效分配与奖励制度等制度体系,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进一步强化学院制度执行力建设,提升学院治理能力与治理效能。
5、发挥学院双高优势,助推学校“五大工程”。
发挥学院双高优势,成立学院“五大工程”推进工作小组,确保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报告的“五大工程”在学院各项工作中落地落实落小。
(1)加强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团队、学术团队、学科团队建设,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师资。
大力推进教学团队和学科、学术团队的建设工作,深化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综合改革,与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保持一致,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其发展。同时,重点培养若干科研学科团队,争取在省部级科研奖励上有所突破。教学团队包括:①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校级);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校级);③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院级培育);④环境生态工程一流课程教学团队(省级)。
(2)立足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的特色研究,培育重大科研项目同,提高科研成果与平台建设水平,突破省部级科研奖励,具体举措如下:
①加大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学校给予政策倾斜,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态学学科计划引进1-2名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力的领军人才。
②培育科研团队与学术生力军,形成良好科研氛围,提高科研成果水平,鼓励发表高水平的一区、二区SCI论文,并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
③培育科研团队,争取在未来几年内成功申请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提升学科影响力与贡献度。
(3)完善硬件设施,尽快建立贵州省发改委“贵州省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 的工程检测及环境监测中心平台,完善中心运行机制,以提升学院办学品质。拟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①整合全校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成立校级分析测试中心,以此为基础成立校级工程检测及环境监测中心;
②根据工程检测及环境监测中心的功能定位,及时添置仪器设备,并解决人财物整合问题;
③整合多方力量与人财物资源,尽快向主管部门申请工程检测与环境监测资质,获批挂牌后从事行业技术服务工作,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