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工程学院于2017年5月经学科重组后成立。现有本科专业为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资源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点,“环境工程”为省级一流专业。截至2020年8月末,在册教职工50人;各类在校学生530余名,其中硕士生34名,本科生500名。共有党员48名,其中教师党员33名,学生党员15名;下设教工、研究生和本科生3个党支部,分别有党员27名、10名和11名。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贵州“大生态”战略,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引进、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多措并举,提升内涵建设水平。
一、提升党建质量,服务中心工作
一是高举旗帜,引领方向。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党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贵州工作、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师生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二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学院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建立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三是敢于带头,勇于担当。2018年以来,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获批的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有7项是由党员教师承担。四是加强领导,带好队伍。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和建设,营造学院良好政治生态,党政班子成员思想上合心、言论上合拍、工作上合力,学院党委连续三年绩效考核为优,党委及下设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9年10月师生党员在邓恩铭烈士塑像前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二、多举措齐头并进,带动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人才培养
一是创新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行CDIO卓越工程师的教学改革模式,与1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实训实习基地。二是不断改进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建立环境工程专业的CDIO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养方案。三是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近5年成功申请国家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0余项,省级30项以上。四是实施教学质量优化提升工程,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鼓励本科生于大学二年级进入教师的科研团队,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五是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实行“5点”培养要求。六是构建本科生与硕士生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建立学院教学督导组,实施培养青年教师的“青蓝工程”,提高教学教育质量与水平,获得多项教学奖励。
(二)强化学科建设
一是加强“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在学科团队建设、科研项目及经费、科研成果及奖励、人才培养、学科条件、学术交流、管理机制与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已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建设任务。二是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点的建设水平,在2018年的教育部合格评估中取得专家一致的好评,培养的硕士毕业生已在单位逐步成为技术与管理骨干。三是加强“生态学”学科的建设工作,逐步形成4个特色方向:湿地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与修复生态学,已达到教育部有关“生态学”学术型硕士点的申请条件,计划于2020年9-10月申请并上报省教育厅与教育部。四是建立学科团队、学术团队,入选第十批校级学科团队1个、学术团队4个。五是逐步提升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在省内外学科影响力,服务贵州“大生态”战略,坚持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入选贵州省一流专业,在贵州省大学同类学院中综合排名保持在前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科研总经费与科研成果近3年均保持在全校前三。
(三)优化师资队伍
经过近3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逐步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截止2020年8月,学院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1人,另有3人为在读博士。大部分教师毕业于国内外著名高校与科研院所;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12名,并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贵州省创新型“千”层次人才6人。
(四)推动科学研究
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总经费达1400多万元;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50余篇,被SCI、EI收录6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出版著作20余部,获第五届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100余人次,来校交流50余人次,主办国内外学术会议3次。学院建立5个科研团队,并与1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4项,到账课题经费为167.1万元;科技厅立项6项,到账课题经费为80万元;教育厅立项8项,到账课题经费为29.5万元;横向项目2项,到账课题经费为63万元;总到账经费为339.6万元。发表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25篇,出版著作7部,授权专利25项,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篇,国外一般英文刊物论文15篇。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6项,到账直接经费为159万元,往年国家基金间接经费12.9万元;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立项6项,到账经费为80万元;横向项目7项,到账经费为116.5万元;总到账经费为368.4万元。发表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28篇,出版著作7部,授权专利55项。
(五)国际交流频繁
近年来,学院先后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各1次,在国内外重要会议上做学术报告10余次,在国外进修(合作研究)10人次,在国家留学基金委支助下,学院先后派出朱四喜、龙明忠、王志康等8位教师到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国家开展学术访问与交流,取得较好成效;承担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2项,接受访问学者1人,在国内外学术团体担任职务10余项。
(六)完善条件建设
经过多年建设,学院现有“贵州省教育厅喀斯特湿地生态监测研究特色重点实验室”,并已通过省教育厅验收。建有学院实验中心,面积约6000m2,仪器设备约1200万元,主要有喀斯特湿地生态研究中心实验室、饮用水安全研究中心实验室、大型仪器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等,基本满足学院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的发展需求。同时,学院申请贵州省发改委的“贵州省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已通过申请答辩;已上报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喀斯特环境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校平台建设项目“贵州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研究中心”已立项。
(七)深化综合改革
近年来,学院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等规章制度,建立适应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机制,激发学院办学活力与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教师获得各类教学奖励10余项,教改项目20余项,出版教材3部,发表教改论文20篇。同时,近3年,晋升教授2名,引进教授、研究员各1名,晋升副教授6人。
△学院师生在贵阳“两湖一库”采样分析
三、借助优势资源,决战脱贫攻坚
(一)发挥人才优势,深入一线扶贫
一是科技项目示范,带动农户脱贫。贵州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我院张建利副研究员结合百香果专家团队承担贵州省科技厅重点成果转化项目,以科技项目为示范,推进百香果示范园建设及农业机械示范,打造农机农艺融合基地建设区,带动贫困户务工就业脱贫。二是关注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我院杨成教授、曾广能副教授赴凤冈县、桐梓县开展万寿菊产业、方竹笋加工产业扶贫调研,为当地的农产品出山提供技术支持。学院驻荔波县科技特派员曾广能副教授邀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种桑养蚕技术指导,同时宣传国家产业脱贫政策,坚定农户产业脱贫致富的决心。张建利副研究员先后在安顺市、黔东南州等地开展百香果扶贫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培训百香果栽培技术1场次,技术指导14次,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10余家,贫困户200余户。
(二)结合学科特色,建设美丽乡村
一是深入实地调查,制定帮扶方案。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师生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发挥学院的专业和人才资源优势,聚焦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结合贵洒村实际情况,帮助贵洒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二是开展专题讲座,宣传环保思想。王志康副教授先后两次为镇远县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授课,讲授农村污染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
△我院张建利副研究员指导百香果种植技术
△王志康副教授为镇远县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授课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的思路,以党建引领促进内涵建设成效显著。下一步,学院党委将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的思路,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学院向更高层次发展,为我校奋力构建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奉献力量。
来源:校新闻中心